1用三硼酸鋰單晶體制造的非線性光學器件
專利號:88102084.2
專利權人: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發明人:陳創天 江愛棟等
簡介:目前普遍使用的非線性光學晶體主要有KDP、Urea、KTP等,它們的共同缺點是不能產生低于2000A°的紫外光輸出,光損傷閾值不夠高,角度調諧半寬度較小,化學穩定性不好,在空氣中會潮解。因而用上述非線性光學晶體制備的非線性光學器件在耐受功率、對激光束發散度的嚴格要求以及轉換波長等方面還存在有若干缺點。本發明涉及的非線性光學器件,它包含將至少一束入射電磁輻射通過至少一塊非線性光學晶體后產生至少一束頻率不同于入射電磁輻射的輸出輻射的裝置,其中的非線性光學晶體為LiB3O5晶體。其入射電磁輻射的波長范圍為0.375~3.0μm;其非線性光學晶體通過拼接技術使其截面積大于等于70mm2。本發明提供一種能產生波長短于2000A°的相干光輸出的光波導器件,LiB3O5晶體表面上有一波導區,所述入射電磁輻射通過該波導區,該波導區是由離 子取代或離子注入法形成的Li1-xMxB3O5,入射電磁波的波長為0.375~3.0 μm。
本發明自1990年在福建晶體技術開發公司實施以來,累計新增銷售額5960萬元,新增利潤29 80萬元,創外匯747萬美元。由于具有寬透光波段,高損傷閾值,寬接受角等優點,在激光高技術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2一種消瘤藥——甲硝唑氨酸的合成方法
專利號:89102182.5
專利權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軍醫大學
發明人:鄭秀龍 楊立錫
簡介:惡性腫瘤中約含有10%~50%的乏氧細胞,它們具有抗輻射作用,嚴重影響了腫瘤放療的效果。目前認為輻射增敏劑能選擇性地輻射增敏乏氧細胞,顯著提高腫瘤放療效果。甲硝羥乙唑(滅滴靈)等硝基咪唑類化合物是目前提高實體瘤中乏氧細胞輻射敏感作用較好的一類親電子化合物。但由于其對神經系統毒副作用較大,因而限制了該藥物的臨床應用。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效、低毒、親腫瘤輻射和化學增敏藥——甲硝唑氨酸的合成方法。由氨三乙酸在吡啶溶劑內與醋酸酐在加熱條件下生成中間產物氨三乙酸酐,再繼續在加熱條件下與甲硝羥乙唑酯化反應生成產品甲硝唑氨酸。本發明合成方法簡單,成本低廉,原料豐富。甲硝唑氨酸(CM)溶于藥用碳酸氫鈉,再與Ca++螯合成CMCa制劑后,能進一步 提高腫瘤的治療效果,且無毒副作用。
自1993年總后衛生部批準在軍內臨床使用該藥后,先后有濟南、福建、昆明、南京等軍區總 醫院,四軍醫大二院,上海八五、南京八一及二軍醫大長海、長征等58家醫院使用本藥合并 放、化療治療四千余例癌癥患者,不僅可比原來單純放、化療提高50%左右的治療效果,還 可減輕單純放、化療后引起病人的惡心等消化和神經系統的毒副反應,并可延長病人接受放、化療的療程。該藥由本單位投入生產,四年內已回收經費達120余萬元。1997年許可給廣州山河制藥廠,獲許可費1000萬元。
3補腎防喘片的制備方法
專利號:91107259.4
專利權人: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
發明人:沈自尹 白禮西
簡介: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患者十分痛苦。目前制取的中成藥,如“二母寧嗽丸”,不能對其從根本上加以治療,因此治療效果不甚顯著。本發明創造是提供一種療效好的支氣管哮喘藥物的制造方法。該方法是采用經常規炮制的生藥附片、生地、熟地、補骨脂、淫羊藿、菟絲子、陳皮和山藥粉為原料,先將附片單獨煎煮,再將生地、補骨脂、淫羊藿、菟絲子、陳片與附片一起混合煎煮,混合煎煮次數至少為2次,每次煮沸時間為1.5~4小時,將各次煎液合并、過濾并濃縮成稠膏,再加入山藥粉制成浸膏,將此浸膏常規干燥、粉碎、經壓片、包衣制成糖衣片劑。該發明生產的中成藥質量穩定,安全無毒,對防治支氣管哮喘的季節性發作和慢性支氣管炎咳喘具有很好的療效,并具有遠期防治效果。治愈率達98%。
補腎防喘片由太極集團涪陵制藥廠1992年8月開始投放市場,主要銷售四川及上海地區。1 996年8月7日獲發明專利以來,銷售網絡不斷擴大,部分產品出口東南亞地區,深受醫生和患者的信賴。補腎防喘片自投放市場后,銷售收入、利潤逐年上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和社會效益,截止1999年3月31日止,累計產量達726.6萬瓶,新增銷售收入6457.92萬元 ,新增利稅2474.87萬元。
4用于烷基芳烴的脫氫催化劑
專利號:91109968.9
專利權人: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中國石油 化工總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發明人:毛連生 袁怡庭等
簡介:本發明是一種用于烷基芳烴的脫氫催化劑,這種催化劑可用于乙苯脫氫制二乙烯、二苯脫氫制二乙苯,亦可用于甲基乙苯脫氫制甲基苯乙烯。其組成是在鐵- 鉀-鈰-鉬體系中加入了多種金屬氧化物。它們可從堿土金屬、ⅠB-ⅧB族和ⅢA-ⅤA族中任意選用至少一種或幾種。制造的催化劑,不僅適用于低水比,又具有更高的活性、選擇性及自再生能力強的優點,其催化性能優于工業用的同類脫氫催化劑。與現有技術相比有如下優點:
1添加ⅠB和ⅡB族元素,降低Fe2O3的還原活化能力,有效地降低了還原溫度,因而,在同樣的反應溫度下,就具有更高的活性。
2添加ⅣA和ⅣB元素,部分中和了催化劑 表面存在的少量酸性中心,抑制了芳烴脫烷基生成苯的反應,從而提高選擇性。
3以稀土 元素Ⅵ族元素完全取代通用的結構穩定劑鉻,不僅解決了鉻的環境污染問題,而且引入的稀 土元素與Fe2O3形成固溶體,由于它們比Fe2O3還難還原,阻止了Fe2O3在反應過程中的過度還原造成的溶解結,起到了很好的結構穩定作用。
4引入少量難以還原的ⅡA族元素,阻止Fe2O3深度還 原FeO和金屬Fe,以防止低水比條件下,原料裂解、積碳而導致催化劑使用壽命縮短。
5使用焙燒劑和獨特的熱處理工藝,控制催化劑的表面,使催化劑可幾孔徑達1000A,改善內擴散 性能,實現較高的選擇性。本發明的催化劑在用于乙苯脫氫制苯乙烯的生產過程中,乙苯轉化率為74.43%,苯乙烯選擇性為96.61%,苯乙烯收率為71.91%。由于乙苯脫氫催化劑開 發成功,取代了進口催化劑,并且價格低于進口催化劑,可以節省大量外匯,降低生產成本 。每年節約外匯720萬美元,有十分可觀的社會效益。
5一種直接以磷礦粉為磷源的粒狀--合肥料的生產方法
專利號:91112622.8
專利權人:鄭州工學院
發明人:孫以中 文輝等
簡介:部分酸化磷礦(又稱節酸磷肥)是用生產過磷酸鈣用酸量的一部分來處理磷礦,使磷礦中一部分磷轉化為水溶性的、一部分轉化為枸溶性的,尚有一部分未轉化的磷在土壤中緩慢轉化。通過調節酸用量,可改變上述三種形態磷的比例。部分酸化磷礦一步法制造的粒狀復合肥料是一種以氮肥(尿素、硝銨等)、鉀肥(氯化鉀或硫酸鉀)、磷礦粉和硫酸(或磷酸、或 硫磷混酸)為原料,在反應造料機中一步制得的復合肥料。部分酸化磷礦一步法制復合肥是直接以磷礦粉為磷源,將磷肥的制造及其與氮肥、鉀肥的復合融為一體,省卻了磷肥的生產 過程,具有投資少,原料價廉易得、工藝簡單、成本低、肥效高等特點。
本專利技術已在全國推廣,經各廠家信息反饋,效果良好。部分酸化磷礦一步法制復合肥屬于化肥產品,主要用于農業,產品含有氮、磷、鉀及其他中微量元素,具有氮肥適度緩效,磷肥不易被土壤固定,肥效高的特點,可根據各種作物需要生產各種作物專用肥。甘肅農業大學和河南省農科院土肥所試驗表明,其肥效優于等養分的復合肥料,畝施31.7千克部分 胺化粒狀復合肥料,純收益為14.2元。本產品從工業化實施到現在為止,累計生產能力達168萬噸,實際產量為84萬噸,新增銷售額92400萬元,新增利潤11088萬元。比同類復混肥產品累計節煤8400噸,節電840萬度。
6輕質微孔硝酸銨混合物及其制法
專利號:92107873.0
專利權人:南京理工大學
發明人:劉祖亮 惠君明等
簡介:本發明涉及的是一種輕質微孔硝酸銨混合物及其制法,它根據近代 表面化學原理和炸藥爆轟理論,首創硝酸銨微氣泡自敏化原理,并應用特殊工藝技術制得,它主要用于制備工業炸藥——膨化硝銨炸藥。這是新型粉狀工業炸藥,它的特性:一是消除了原產品嚴重的毒性和污染;二是顯著改善了物化性能和爆炸性能;三是大幅度降低了原材料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成本降低15%~25%;四是降低了危險性,優化了使用性?,F已列入國家“九五”重點推廣計劃項目。該項技術為國內外首創,其應用成果之一“巖石膨 化硝銨炸藥”,分別于1997年和1998年獲兵器工業總公司科技進步特等獎一次,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次,該項技術深受生產和使用單位歡迎。
本項發明主要用于制作新型粉狀工業炸藥——膨化硝銨炸藥,現已廣泛應用于各種礦場開采 、水電、交通建設、機械、化工行業、城建、農業、軍工等各種爆破場合。由于不易吸濕結 塊、爆炸威力較高、使用方便和爆炸后有毒氣體量小而深受用戶歡迎,現已在不同場合使用 膨化硝銨炸藥20多萬噸。該項專利已向16個省的44個單位協作或轉讓,建成26條生產線,至 1999年3月份,共形成產值7億多元,新增利潤約1.4億元,取得了可觀的經濟效益。
7甘藍型低芥中硫油菜三系雜交育種技術
專利號:93101664.9
專利權人:陜西省農墾科技教育中心
發明人:李殿榮 田建華等
簡介:雜交油菜“秦油二號”在我國大面積推廣種植后,在生產上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近年來世界許多國家都試圖把雜交優勢利用優質育種結合起來,但因育種 方法不當或未找到理想的種質,至今進展不大。本發明的目的提供一種甘藍型低芥酸中硫代 葡萄糖甙油菜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育種的方法,包括安全隔離、適期播種、合理密植、適宜行比、精管父本、調節花期、去雜去劣、輔助授粉和精細收獲措施,其特征在于用雙低雄性 不育系陜3A作母本;雙低雄性不育保持系陜3B作父本雜交,繁殖雙低雄性不育系陜3A;再用 雙低雄性不育系陜3A作母本,低芥酸高硫甙雄性不育恢復系墾Ca作父本,雜交配制低芥中硫 雜交種“雜油59”。其安全隔離采用空間隔離,繁育原種雙低雄性不育系陜3A的空間隔離距 離在4公里以上,配制雜交種“雜油59”空間隔離距離在2公里以上,其隔離區不種植非父本 油菜和白菜、芥菜等十字花科作物。本發明培育的雜交種具有角粒數多、適應性廣、耐病性 好、優質高產等特點。
本發明在陜西、內蒙、甘肅等省及法國利馬格蘭農業工業公司實施,自1993年9月至1998年1 2月底累計新增產值60278萬元,新增利潤6027萬元,創收外匯10萬美元。
8蜂窩式除塵器
專利號:94111239.X
專利權人:江陰市空調除塵設備廠
發明人:陸廷瑋 陶永生等
簡介:本發明涉及一種空氣過濾設備,特別涉及一種對紡織工藝過程中散發出的纖維粉塵進行二次過濾、分離、過濾、清除的蜂窩式除塵器。國內紡織廠現有的空氣過濾器比較落后,引進不少德國LTG公司和瑞士樂華公司的濾塵器。這兩種都是兩級濾塵設備。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蜂窩式除塵器,它由密封箱體、塵籠、機械吸臂及傳動機構組成,上述塵籠為置于箱體一側、呈方陣排列的圓柱形小塵籠,機械吸臂置于密封箱體的另一側,由回轉小吸嘴傳動箱和匯流箱組成,回轉小吸嘴設置于傳動箱上,其可進出小塵籠的吸口朝向小塵籠的內壁,另一端與匯流箱相通。本發明具有體積小、過濾面積大、結構緊湊、維修方便、機械吸臂工作 可靠等優點。采用電腦控制,實現機電一體化,便于操作使用,該產品對改善勞動環境,防止環境污染,保障工人身體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
本發明自實施以來,已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的500家大中型棉紡織廠等使用,廣 泛應用于清花、梳棉、精梳、廢棉、國產、進口清梳聯等各種場合使用,產品除塵率超過99 %,濾后空氣完全達到國際標準。產品出口到墨西哥、敘利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家。新增銷售額為6300萬元,新增利潤1750萬元,創匯140萬美元。
9一種制備重組鏈激酶的方法
專利號:94112106.2
專利權人:上海醫科大學
發明人:宋后燕
簡介:本發明屬生物技術方法。目前國外各公司用致病性溶血性鏈球菌作生產菌株,工藝復雜,成本高。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生物高技術制備重組鏈激酶的方 法。其技術方案是(1)從人體口腔分離溶血性鏈球菌,從培養液中提純鏈激酶,測定N末端和C末端5個氨基酸順序作設計引物的參考。用溶血性鏈球菌大分子DNA作模板,通過PCR直接擴增鏈激酶基因,鏈激酶基因經核苷酸順序分析證實后與原核表達載體例如含PL、PR啟動子、 CIT857基因以及5SRNA終止信號的原核表達載體PLY-4質粒組成高效表達質粒PSTE-SK-1;(2) PSTE-SK-1轉化大腸桿菌K802,用溫度誘導γ-SK基因的表達,表達產物以包涵體形式存在于工程菌內;(3)通過發酵技術擴增工程菌,用溫度誘導基因表達,發酸參數為溫度28℃~42 ℃,氧溶量為50%~80%,pH6-8;(4)發酵后用高壓破碎細菌,離心收集包涵體,包涵體經緩沖洗滌,鹽酸胍溶解,和γ-SK的復性后,再用凝膠過濾,離子交換二步法純化產品。用本發明方法所得產品的產量和純度都很高。
本發明在上海醫科大學等單位實施,并在瑞士、俄羅斯申請專利,產品臨床應用顯示,治療急性心肌梗塞時,溶栓效率高,不良反應低,能安全有效搶救患者生命。累計新增銷售額14.70萬元,新增利潤1.2萬元。
10一種檸檬酸或檸檬酸鈉的制備方法
專利號:95111000.4
專利權人:安徽省蚌埠檸檬酸廠
發明人:薛培儉 金其榮等
簡介:本發明涉及一種用發酵手段制備檸檬酸或檸檬酸鈉的方法。制備檸檬酸通常采用薯類粉或小麥為原料,經過加熱液化、消毒降溫等工藝,由于玉米粉蛋白質含量多,營養成分過于豐富,現有檸檬酸生產菌株無法利用這種高營養的培養基進行代謝積累檸檬酸,無法用玉米粉為原料發酵直接提取檸檬酸。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全部采用玉米粉為原料,直接發酵提取檸檬酸或制備檸檬酸鈉的方法,該方法是這樣實現的:將玉米粉和水按重量比1∶4~1∶5調漿后加熱,溫度至65度時按每克玉米粉加入6~12單位的高溫淀粉酶,溫度到95度時維持至完全液化,采用快速過濾將含過剩蛋白質及不可發酵固形物的玉米渣與液化液分離,將液化液投入發酵罐;取上步所得玉米渣總重量的5%~25%的玉米渣加入發酵罐;加溫消毒,加溫至85度時停止加熱并開始快速降溫,降至37度時將種子液接入發酵罐 ;將發酵后所得含檸檬酸的液體用鈣鹽法提取檸檬酸,或從用鈣鹽法提取過程中產生的檸檬酸鈣進一步制備檸檬酸鈉。本發明方法大大提高發酵過程中的溶氧效果,加快了產酸的速度,縮短發酵周期,檸檬酸生產總收率提高10%。
本發明在安徽豐原生物化學股份有限公司實施,使用該專利技術以來,一舉扭虧為盈,1998 年實現利稅7421萬元,出口創匯3409萬美元。累計新增銷售額16579萬元,新增利潤9031萬元,創收外匯6543萬美元。
11管道不停輸帶壓筒式封堵機
專利號:96225866.0
專利權人:遼河石油勘探局勘察設計研究院
設計人:陳繼勝 李明義等
簡介: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石油、化工、給排水等工業管道流程改造、更換管段過程中對施工管道進行封堵作業的設備。工礦企業的油、氣水、汽等各種工業管 道常因腐蝕損壞、設備改擴建、流程改造、處理事故等原因需進行管道封堵作業。目前國內外采用的各種管道封堵機械和工藝雖能完成不停輸帶壓開孔封堵作業,但都存在一定的局限 性。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管道不停輸帶壓筒式封堵機,該封堵機可以適應各種輸送壓力,適 用于各種管材和輸送介質。它由張縮手輪、拉緊螺栓、拉桿、進給手輪、套狀螺母、絲杠、機體、密封導向組件、光軸、連箱、筒式封堵器、試壓閥組和支架護欄組成。利用它可以在 各種管材輸送介質,較大輸送壓力范圍(0~6.4MPa)的管道中實現不停輸帶壓封堵作業。該封堵機具有施工工藝簡便、開孔和耗用材料少,施工成本低等優點,使用效果和經濟效益明 顯優于現有技術。
本實用新型自1992年實施至1998年底,施工收入5000萬元,新增利潤1000萬元,創收外匯50 萬元,節油100萬噸,價值8億元。
12全燒高爐煤氣的高溫高壓電站鍋爐
專利號:97203451.X
專利權人:首鋼總公司
設計人:楊天助 沈月芬等
簡介:高爐煤氣是一種鋼鐵企業生產過程的附產能源,約占企業總能量的18%-24%。由于其熱值較低,僅為3260-3762KJ/Nm3。作為燃料直接用于工業中有較大的難度。目前,這部分能源主要作為熱風爐、焦爐的燃料,但仍有大部分高爐煤氣放散至空氣中燒掉,造成極大的能源浪費和環境污染。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全燒高爐煤氣的高溫高壓電站鍋爐,其爐膛由束腰分隔成燃燒室和上爐膛兩部分,爐膛的底部為帶一定角度且封閉的平爐底 ,在燃燒室的水冷壁上噴涂耐火材料形成衛燃帶,尾部煙道布置有高沸騰度省煤器、高爐煤氣預熱器的煙氣側換熱器。該鍋爐的爐膛通過束腰分為兩段形成了氣體的二次混合,燃燒室獨特的結構保證了高爐煤氣的穩定燃燒和完全燃燒,燃燒器采用高爐煤氣和助燃風強旋流混合,可在較低負荷下穩定運行,該鍋爐設計合理,熱效率高,經濟效益顯著,避免了能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
該全燒高爐煤氣鍋爐從1996年12月6日在北京首鋼電力廠投產實施。截止到1999年3月31日, 該鍋爐累計生產高溫高壓蒸汽234萬噸,平均負荷141噸/小時。燃燒高爐煤氣23.3億Nm3 ,相當于節省煙煤31.19萬噸,按現行煤價計算,節支6457.2萬元。與煤粉爐相比,該鍋爐無制粉系統設備,節電2577.34萬度,按現行的電價計算,節電951.04萬元。另外還可節油1200噸,節約鋼材600噸,按現行價格計算,分別節支138萬元、150萬元。另外減少SO 2排放4991噸,可減少部分排污費用等累計新增銷售額22732億元,新增利潤1257億元, 年均增利10629億元,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
(+8610)62151281
(+8610)62157951
ppac@ppac.org.cn
北京市海淀區花園路7號,新時代大廈三層
Copyright © 2017-2027 中國專利保護協會 京ICP備1505160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