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 id="7p75n"><strike id="7p75n"><thead id="7p75n"></thead></strike></var>
<var id="7p75n"></var>
<cite id="7p75n"><strike id="7p75n"><listing id="7p75n"></listing></strike></cite><cite id="7p75n"><video id="7p75n"></video></cite>
<var id="7p75n"></var>
<menuitem id="7p75n"><dl id="7p75n"></dl></menuitem>
<listing id="7p75n"><del id="7p75n"></del></listing>
12
關閉
  •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

    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領先的通信網絡設備、云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及工業機器人專業設計制造服務商,為客戶提供以工業互聯網平臺為核心的新形態電子設備產品智能制造服務。
    公司致力于為企業提供以自動化、網絡化、平臺化、大數據為基礎的科技服務綜合解決方案,引領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轉型;并以此為基礎構建云計算、移動終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高速網絡和機器人為技術平臺的“先進制造+工業互聯網”新生態。
    公司主要從事各類電子設備產品的設計、研發、制造與銷售業務,依托于工業互聯網為全球知名客戶提供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務解決方案。公司主要產品涵蓋通信網絡設備、云服務設備、精密工具和工業機器人。相關產品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寬帶和無線網絡、多媒體服務運營商的基礎建設、電信運營商的基礎建設、互聯網增值服務商所需終端產品、企業網絡及數據中心的基礎建設以及精密核心零組件的自動化智能制造等。

    解辰陽

    解辰陽博士是Legal 500連續上榜的最佳總法律顧問;目前擔任富士康工業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首席法務官,分管知識產權、法律、合規、風控和弊端防治工作。解博士是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ICC)氣候變化爭議仲裁工作組專家成員、ICC China 仲裁委員會、能源與環境委員會成員、中國證券法學研究會理事。解博士也是西南政法大學兼職研究員、大連大學法學院客座教授。解博士曾經擔任中華商標協會理事、北京市律師協會國際投資和貿易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天津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解博士多年為世界500強、中國500強企業服務,擔任總法律顧問。加入富士康之前,解博士是協鑫集團法務管理中心總經理;協鑫集團排名中國企業500強第139位,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擁有4家上市公司。
    在學術方面,2015年, 解博士于在倫敦出版了專著The Legal Regime of Chinese Overseas Investment;2017年,與北京大學、中國海洋出版社合作出版了《“一帶一路”案例實踐與風險防范》。
    解博士在中國政法大學獲得學士學位、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得碩士及博士學位。
  •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21日,2010年5月1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掛牌交易,股票代碼002407。公司注冊資本7.66億元,擁有19家控股子公司,員工5000余人。產品布局新能源材料、電子信息材料等領域,是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公司堅持科技創新,走出了一條“技術專利化、專利標準化、標準國際化”的創新發展道路。申報專利791項,授權專利573項, 軟件著作權29項,主持制、修訂100余項國家、行業標準,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認可實驗室、河南省含氟精細化學品工程實驗室、河南省無機氟化學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省氟基功能新材料創新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研發平臺,是全國有色金屬標準樣品定點研制單位、全國化學標準化委員會無機分會氟化鹽工作組召集單位、國際ISO/TC 226氟化鹽工作組召集單位。主持修訂ISO/TC 333六氟磷酸鋰國際標準。
    近年來,多氟多先后承擔完成“863”計劃、工業強基工程,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等國家級項目21項,獲得科技成果30項。公司獨立研發的“鋰離子電池核心材料高純晶體六氟磷酸鋰關鍵技術開發及產業化”項目榮獲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產品指標居國際領先水平,產銷量世界第一。公司擁有超凈高純電子級氫氟酸生產線,產品品質達到國際領先的UP-SSS級,穩定替代進口,2013年被工信部列為國家產業振興和技術改造專項,推動我國集成電路原材料的國產化進程。2018年,公司收購浙江中寧硅業,形成濕電子化學品和干電子化學品互補優勢,加快推進集成電路用電子材料的系列化、高端化發展。

    李凌云

    李凌云,女,畢業于澳大利亞悉尼大學,碩士研究生學歷,化工類高級工程師、高級經濟師?,F任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董事,多氟多實業集團副董事長、董事,浙江中寧硅業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有色金屬協會委員。
    致力于含氟功能材料、新能源材料、半導體材料行業的并購重組、科技開發、技術創新、項目建設和海內外產業鏈企業戰略投資。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河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河南省專利二等獎、河南省五一勞動獎章、優秀企業家“銀質獎”、河南省企業管理現代化創新成果獎、“河南省對外貿易先進工作者”等獎項及榮譽稱號。
    以國家民生為己任,專攻顛覆性技術和“卡脖子”工程。先后參與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項、國家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項目、國家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國家資源型城市吸納就業、發展接續替代產業項目等國家級項目10余項。
    以市場為導向,堅持技術創新,鑄就世界氟化工領跑者。獲得授權國家專利12項,核心期刊發表論文、著作多篇。獲得省級、市級和協會科學技術進步獎近10項。突破了六氟磷酸鋰、電子級氫氟酸等8項關鍵技術難題,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晶體六氟磷酸鋰、超凈高純電子級氫氟酸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新產品產銷量連續數年位列全國首位。
    以產品國際化為目標,實現世界標準中國化。參與了冰晶石、氟化鋁國際ISO標準和標樣制定和修訂,制定工業氫氟酸、冰晶石、氟化鋁、氟化鋰國家標準4項,參與氟硅酸、氟化鉀、氟化鋇等50余項國家、行業標準制定和修訂。
    善用資本市場,推進并購重組,實現跨越式發展。完成資產并購重組白銀中天、盈氟金和、中寧硅業等10余家企業,實現就業5000余人,公司資產增至50多億元。多氟多被評為“河南民營企業100強”、“河南民營企業納稅100強”。
    貿易和投資并舉,布局海外市場,鑄就多氟多國際知名品牌。公司公司產品遠銷全球23個國家,公司被評為市重點出口企業、國家海關高級認證企業等。通過投資加深上下游戰略合作伙伴合作,鞏固市場的同時建立海外礦產資源基地。
  • 鼎宏知識產權服務集團有限公司

    鼎宏集團于2009年成立,是國內知名的知識產權全產業鏈品牌服務機構。秉承“鼎興中國知識產權,宏揚中華民族品牌”的偉大使命,緊跟國家戰略部署,圍繞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積極投身于知識產權事業建設。
    鼎宏集團是國家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中華商標協會理事單位、中國專利保護協會副會長單位、全國商標代理服務金牌示范單位、中西部各省知識產權協會、商標協會、地標協會會長/副會長單位。
    鼎宏集團旗下擁有22家子公司及關聯機構,包括知識產權代理公司、專利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科技服務公司、品牌咨詢公司、評估咨詢公司、品牌研究院等。同時,設置三大運營中心,600余人專家服務團隊,為27萬余客戶提供專業服務。
    鼎宏集團服務范圍涵蓋8大領域,包括知識產權咨詢服務、知識產權代理服務、知識產權信息化服務、知識產權商用化服務、知識產權法律服務、品牌運營服務、科技與互聯網服務、人才培訓服務等。
    我們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為客戶創造價值”的服務理念,與南方電網、昆鋼集團、褚橙、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長虹集團、舍得酒業、好醫生、中南鉆石、西安交通大學、四川大學、重慶大學等知名企業和高校建立戰略合作關系。
    著眼未來,鼎宏集團正在用實際行動為加快知識產權轉移轉化,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而不懈奮斗,推動中國知識產權事業不斷向前,為新時代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貢獻力量。

    廖春燕

    廖春燕,鼎宏知識產權集團創始人、董事長、知識產權領域經營管理專家。
    先后在北京、河南、云南、四川、重慶、貴州、西藏、甘肅、陜西、河南等區域創辦了20余家分子公司。秉承著“鼎興中國知識產權,宏揚中華民族品牌”的初心,十余年來,緊跟國家戰略部署,積極投身于中國知識產權事業建設,在促進區域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加強地理標志保護、打造區域特色品牌、服務鄉村振興、助力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
  • 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螞蟻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螞蟻科技,正式成立于2014年,是專注于服務小微企業與普通消費者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公司,旨在為世界帶來普惠金融服務,總部位于中國杭州。
    螞蟻科技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一起,共同致力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圍繞科技、普惠、全球化戰略,通過自主研發的科技創新,幫助全球消費者和小微企業獲得安全、觸手可及、綠色可持續的普惠金融服務,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給世界帶來更多平等機會。

    Benjamin Bai(白建民)

    Benjamin Bai(中文名:白建民),現任螞蟻金服副總裁及首席知識產權法務官,負責公司的知識產權策略以及國際化的風險規避。
    他畢業于中國科技大學應用化學系,擁有美國萊斯大學化學博士和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法學博士,是華人在海外最早從事知識產權事業的法律人士之一。白建民博士在美國律師執業10年,成為知名律師事務所合伙人,回國后相繼擔任兩家國際知名律師事務所在上海辦事處的合伙人,2016年加盟螞蟻金服。
    他被《中國法律商務》評為2015年度中國最佳知識產權律師;2015、2016連續兩年被國際知名知識產權媒體《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知識產權管理雜志)》評為“知識產權律師之星”;入選《2016年法律名人錄:專利版》世界一流專利律師;被《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知識產權資產管理)》雜志評選為“全球IP戰略家300強”之一。
  •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

    小米集團(Xiaomi Corporation)成立于2010年4月,2018年7月9日在香港交易所主板掛牌上市(1810.HK),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在人工智能、物聯網、新零售、互聯網金融等領域積極布局,依靠“智能硬件+新零售+互聯網”的商業模式迅速崛起。2019年7月,小米集團僅用9年時間登入《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成為今年《財富》世界500強榜單中最年輕的公司。目前,小米集團攜手合作伙伴已投資近500家生態鏈企業,已建成全球領先的消費級物聯網平臺。2019年,小米集團啟動“手機+AIoT”雙引擎戰略,作為小米集團未來五年的核心戰略。

    劉振

    劉振,現任小米集團法務部總經理。擁有工學學士及法律碩士學位。畢業后曾在國內知名律師事務所擔任專利代理人及律師工作,專業領域為知識產權糾紛解決。作為一名小米早期員工,在小米法務部執業近八年,歷任小米集團法務總監、高級法務總監、法務部副總經理,經歷了小米法務部從幾個人到近二百人團隊的全過程,為小米法務部組織建設與知識產權架構體系建設方面都做出了巨大貢獻。他有著豐富的仲裁和訴訟經驗。作為代理人參與數件小米國內外專利訴訟案件,至今無一敗訴。曾獲IPR Daily“2019中國40位40歲以下企業知識產權精英”小米法務部曾榮登The Legal 500中國區 “百強企業法務團隊”榜單、CACC管理創新優秀法律合規團隊,同時曾被《首席法務官》雜志評為 “全國十佳法務部”,被《中國知識產權雜志》評委“中國優秀知識產權管理團隊”。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1999年,2004年在深圳中小企業板上市,股票代碼002001
    新和成作為國內中小企業板第一股(股票代碼002001),自1999年創辦以來,始終專注于精細化工,堅持創新驅動和均衡、永續發展理念,在營養品、香精香料、原料藥、高分子新材料等領域,為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在動物營養、人類營養、醫藥、生命健康、環保、工程塑料等方面提供解決方案,以優質健康和綠色環保的產品不斷改善人類生活品質,為利益相關方創造可持續的價值。
    新和成以“創造財富、成就員工、造福社會”為宗旨,努力踐行企業公民社會責任,連續多年列紹興市納稅前列。上市14年來,累積分紅達36.7億元,在幫困助學、扶貧救困、捐贈弱勢群體等方面也用實際行動書寫了“造福社會”的責任。
    新和成視企業為學校,視員工為學生,“老師文化”立志把來新和成的人培養成科研、生產、管理等方面的優秀人才,為員工打造鍛煉成長平臺,使員工與企業共同成長。
    今天的新和成,已與國內外行業龍頭企業建立了緊密的合作關系,成為國際知名醫藥和化妝品公司信賴和認可的品牌,并躋身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中國上市公司百強,正朝著中國新和成、世界新和成的目標邁進。

    胡柏剡

    胡柏剡,男,1967年1月出生,浙江大學工商管理碩士畢業,高級工程師,浙江新昌人,中共黨員,現任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副董事長、總裁,同時擔任中國飼料工業協會第七屆理事會副會長,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科技獎勵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理事,浙江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紹興市人大代表,紹興市第三屆?;钒踩珔f會理事長。
    先后被評為中國飼料企業優秀創新人,全國飼料添加劑科技創新先進工作者,中國化學工業思想政治工作和企業文化建設優秀工作者,紹興市科技攻關活動先進個人,上虞市優秀外來投資者。其主研的“脂溶性維生素及類胡蘿卜素的綠色合成新工藝及產業化”獲得國家科技發明二等獎,“維生素A產業清潔生產技術開發”項目獲浙江省科學技術一等獎,獲得10項專利。
  •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中國中車”,英文簡稱縮寫“CRRC”)是經國務院同意,國務院國資委批準,由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對等原則合并組建的A+H股上市公司。經中國證監會核準,2015年6月8日,中國中車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F有46家全資及控股子公司,員工17萬余人??偛吭O在北京。中國中車承繼了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業務和資產,是全球規模領先、品種齊全、技術一流的軌道交通裝備供應商。主要經營:鐵路機車車輛、動車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工程機械、各類機電設備、電子設備及零部件、電子電器及環保設備產品的研發、設計、制造、修理、銷售、租賃與技術服務;信息咨詢;實業投資與管理;資產管理;進出口業務。中國中車堅持自主創新、開放創新和協同創新,持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不斷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建設了世界領先的軌道交通裝備產品技術平臺和制造基地,以高速動車組、大功率機車、鐵路貨車、城市軌道車輛為代表的系列產品,已經全面達到世界先進水平,能夠適應各種復雜的地理環境,滿足多樣化的市場需求。中國中車制造的高速動車組系列產品,已經成為中國向世界展示發展成就的重要名片。產品現已出口全球六大洲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并逐步從產品出口向技術輸出、資本輸出和全球化經營轉變。面向未來,中國中車將以融合全球,超越期待為己任,緊緊抓住“一帶一路”和全球軌道交通裝備產業大發展等戰略機遇,大力實施國際化、多元化、協同化發展戰略,全面推進以“轉型升級、跨國經營”為主要特征的全球化戰略,努力做“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的創新排頭兵,努力把中國中車建設成為以軌道交通裝備為核心,跨國經營、全球領先的高端裝備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

    王軍

    王軍先生,1963年出生,中國國籍,無境外居留權,大學學歷,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公司副總裁、黨委常委。王先生曾任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總工程師、董事兼總經理和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和黨委副書記、董事長兼黨委書記,南車集團黨委常委。2012年10月至2015年5月任中國南車副總裁、黨委常委。2015年5月起任公司黨委常委,2015年6月起出任公司副總裁。王先生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是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詹天佑鐵道科學技術大獎獲得者,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
  • 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

    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奧克斯”)于2016年12月成立,前身為寧波奧克斯空調有限公司,創建于1994年,24年專業制冷歷程見證成長。
    2017年,奧克斯實現銷售總收入200億、利稅14.7億、總資產160.2億、內外銷增長率超50%、電商市占率23%,行業占有率8.7%僅次于格力、美的,已成為中國空調行業的領導品牌,位列行業前三。公司推進精品、技術領先、供應鏈聯盟和自動化戰略,驅動內銷市場電商、渠道、KA“三駕馬車”和海外市場大客戶開發、自有品牌“雙翼齊飛”,實現跨越發展,銷售遍布中東、歐洲、亞太、非洲、美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奧克斯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在變頻控制、舒適健康、智能前瞻技術領域處于行業先進水平。先后獲得“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免檢產品”、“中國節能產品”、“國家出口免驗”、“高新技術企業”等榮譽稱號。
    奧克斯在寧波市鄞州區姜山鎮建設國際工業園,占地面積為1370畝,擁有1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國家級博士后工作站,2個國家CNAS認可實驗室,3個產品開發部(內銷、外貿、電商),2個研究所(產品研究所和電控研究所)。在強大的空調技術研發能力支持下,產品涉及50個系列500多個型號,連續幾年被業界評為“增長速度最快品牌”。
    奧克斯空調以做好企業公民、回報社會、承擔社會責任為己任,積極支持國家和地方的公益事業,主要支持有“災害救助”、“教育文化”、“扶貧救濟”、“環保行動”、“孤兒”空調救助,近年來公益支持捐助近7500萬元。
    未來的奧克斯家電,將沿著產業智能升級的軌跡,融入家庭、商業體的智慧系統,致力讓客戶體驗美好、智享舒適。

    白韡

    白韡
    奧克斯空調科技管理負責人,高級工程師
    上海交通大學碩士學歷,從事空調研發、企業管理21年,歷任奧克斯空調研發中心副主任、主任,并擔任奧克斯集團有限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合作導師,現全面負責科技管理工作;個人累計獲得授權專利189件,其中發明23件;擔任9個標委會或技術委員會委員職務,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13項,行業標準5項。
  • 京信通信技術(廣州)有限公司

    一、公司概況
    京信通信成立于1997年,是全球卓越的通信與信息解決方案和服務提供商,集團于2003年在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2342.HK)。公司擁有無線接入、無線優化、天線及子系統、無線傳輸等產品線,并在各產品領域均掌握了核心關鍵技術,擁有眾多的自主知識產權。
    公司注重自主研發和技術創新,目前是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首批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公司在中國廣州設有超過4萬平方米的總部研發基地和超過8萬平方米的生產基地,在南京、長沙、美國東西海岸設有4個研究所,擁有國內領先的超過2000人的專業技術研發團隊。在國內設有30多個省級分公司及200多個地市二級辦事處,并在亞太、歐洲、北美、南美設立 10 多個辦事處,為全球 80 多個國家提供產品銷售及技術服務。
    近年來,公司自主創新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的應用取得了顯著成績,包括如北京奧運、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索契冬奧會、巴西世界杯等全球重大賽事活動的大型場館的無線覆蓋工程,以及成功實施國內首條京津高鐵無線通信覆蓋,并使之成為高鐵通信覆蓋的示范性工程。
    二、知識產權創造情況
    公司注重保護自主知識產權,自2002年開始申請專利,專利申請量逐年遞增,發明專利所占比例顯著上升,目前占比接近60%。
    專利申請方面,截止2018年2月,公司共申請國內外專利3000余件、專利授權1700余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700余件、授權780余件。國外專利申請121件、PCT申請134件、國外授權42件,其中美國授權21件、歐洲授權11件;申請區域覆蓋美國、歐洲、巴西、印度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另外還有多項專利處于國際申請階段,為國際市場的開拓奠定堅實的保護網絡。
    商標方面,公司主商標Comba已在中國及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注冊,天線分商標AnnAtec也在國內和歐洲完成注冊并在其他國家陸續注冊,其中AnnAtec榮獲廣東省著名商標。
    標準方面,公司積極參加國家和行業有關技術標準的起草和制定工作,目前已主持和參加起草制定國家和行業標準88項,其中有4項國家標準、53項行業標準已經發布,制式涵蓋2G、3G WCDMA、3G CDMA2000、3G TD-SCDMA、LTE,引導著行業的技術發展。
    三、知識產權工作成效
    1. 知識產權保護情況
    隨著企業不斷壯大,在不斷創新的同時,不可避免地出現知識產權糾紛。針對訴訟威脅,京信通信知識產權團隊內外結合,積極應對。保護公司自主創新技術,維護企業形象。以下為典型案例:
    京信通信的對手是美國康普旗下的一家叫安德魯的美國公司,這家安德魯公司和歐美另外兩家公司原來是占據全球前三位的天線生產企業,它們在電調天線技術領域擁有一系列基礎專利,并在美國、歐洲、中國、巴西等多國獲得了專利權,長期壟斷著電調天線全球市場,嚴重阻礙著中國天線產業的發展。
    當時公司正處于業務的快速上升期,隨著公司全球市場份額的不斷擴大,對安德魯公司的天線市場造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從2006年開始,安德魯公司對京信通信實施專利圍堵,向京信及國外客戶、通信展會主辦方發送律師函,并以其擁有的電調天線系列專利對我公司電調天線提出專利侵權訴訟,企圖通過知識產權封殺以京信通信為代表的中國天線企業。
    公司在10年前就認識到,知識產權不解決,不僅公司產品走不出國門,還要支付高額的許可費。按照通信行業的專利許可費的低位數1%,每年需要向多家專利權人支付超過5000萬人民幣!為開拓全球市場,鞏固公司已取得的海外業績,振興民族通信技術發展,公司毅然決定直面安德魯公司。從06年開始,公司在中國陸續成功無效了安德魯公司的“天線控制系統”和“移相器”核心技術專利,其中“天線控制系統”專利無效案件被評為“2011年國家復審委十大案件”,“移相器”核心專利無效案入選“廣州市知識產權十大案件”。
    在2011年,安德魯公司又在巴西提起民事及刑事訴訟,訴稱京信通信侵犯其電調天線專利,并要求法院發布禁令,禁止京信通信在巴西銷售相關的電調天線產品。
    為此,公司深度分析涉案專利,于2012年在巴西提起了涉案專利的無效請求,并相繼取得安德魯公司涉案的四項專利全部無效;此外,公司組織技術專家和專業法律團隊數赴海外尋找證據,共取得包括美國4組、巴西4組、中國7組等多名專家證言,以此為基礎,巴西法庭委任的技術專家判定:京信通信電調天線產品與涉案專利技術存在明顯差別。最終,在2016年,京信取得勝訴,安德魯公司對京信通信的訴訟請求被巴西圣保羅法庭全部駁回。
    通過無效案件的開展并最終取得勝利,維護了京信通信公司自身合法權利和利益,也改善了國內整個天線行業整體健康發展的環境,避免了涉案專利后續的不正當壟斷行為,維護了社會效益;同時,也促進了民族通信產業的進步,和京信通信的快速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① 打破了美國安德魯公司的電調天線技術壁壘,打破了安德魯公司的市場壟斷地位,京信通信也由此順利開拓海外市場,至今在海外設立 10 多個辦事處,產品和服務遍及全球 80 多個國家;根據美國EJL的分析報告,自2011年中國成功無效安德魯專利開始,公司連續5年與德國凱瑟琳、美國康普三家公司一起被評定為全球一級供應商;
    ② 通過此次訴訟也有利于完善了京信通信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極大地提高了公司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自2012年開始,京信通信多次榮獲中國專利優秀獎,并在去年成功問鼎第十八屆中國專利金獎。
    ③ 為中國天線企業走出國門掃清了障礙,改善了國內整個天線行業健康發展的整體環境;對整個天線行業而言,中國品牌的全球基站天線占比迅速增加;據統計,2006年中國品牌的天線在全球市場約6%,經過這一系列勝訴,中國品牌天線發貨量在全球占比的復合增長率約為29%。截止到2016年,中國品牌天線在全球的市場已經達到50%。
    ④ 帶動了京信通信其他三大業務(無線優化、無線接入、無線傳輸)的發展;從上海世博會到索契冬奧會再到2014年巴西世界杯2/3場館的建設,京信提供了整套無線覆蓋解決方案,間接地促進了京信通信的蓬勃發展。
    2. 資質與榮譽
    在知識產權方面,公司知識產權工作得到各級政府的支持、幫助和肯定,近年來獲得一系列榮譽:
    ① 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② 工信部首批知識產權標桿示范企業
    ③ 第18屆中國專利金獎,第17屆、15屆、14屆、9屆中國專利獎優秀獎
    ④ 廣東省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⑤ 廣東省新一代通信專利領軍單位
    ⑥ 2014-2018年連續五年獲得廣東省專利獎,其中2016年、2014年獲廣東省專利金獎
    ⑦ 廣州市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⑧ 第二屆廣州市保護知識產權市長獎一等獎(第一名,2013年)
    ⑨ 第一屆廣州市專利獎金獎、專利實施效益獎、專利創造貢獻獎(2012年)
    ⑩ 廣東省著名商標(AnnAtec)
    在技術成果方面,公司還先后獲得國家和省市眾多科技類獎項,包括2017年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2016年廣州市科學技術一等獎,2016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16年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科學技術二等獎,2015年中國通信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2012、2013連續兩年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二等獎,2010、2011、2012連續三年獲得廣州市科學技術獎一等獎,2013年廣州市科學技術獎突出貢獻獎。

    李學鋒

    李學鋒先生簡介
    李學鋒先生,京信通信集團副總裁兼審計法務中心總經理,分管集團公司全球知識產權、法務、風險管理、內控等工作,擁有近20年國內外財務及內審工作經驗,近10年國內外法務及知識產權工作經驗,集團特聘講師。
    李學鋒先生被評為廣州市高端人才、廣州市創新創業骨干人才和緊缺人才、香港優秀人才、2017優秀首席信息官領軍人物、京信集團優秀高管、集團特聘講師,主持承擔過多項國家省市知識產權項目,為集團知識產權的戰略建設與科學管理做出了重要貢獻。領導公司先后榮獲第十四屆、第十五屆、十七屆中國專利優秀獎及十八屆中國專利金獎,多次獲得廣東專利獎金獎、優秀獎等獎項;領導公司獲得國家省市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廣東省新一代通信專利領軍單位、廣東省知識產權保護重點企業、2016年度專利創造優秀企業、2016年度突出貢獻優秀企業等一系列榮譽。
    多年來,李學鋒先生在知識產權管理、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商業化等領域具有豐富經驗,在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與知識產權資本運作方面擁有獨到見解。
  • 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

    1 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作為中國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行業的先行者,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簡稱CRSCD)擁有悠久的歷史且底蘊深厚。公司前身隸屬于鐵道部,最早可追溯至1953年,是中國最早從事軌道交通通信信號研究設計的專業公司。經過60余年的持續努力和發展,CRSCD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之一以及全球行業領導者,是保障國家軌道交通安全高效運輸的核心企業,母公司中國鐵路通信信號股份有限公司已于2015年8月7日在香港聯交所上市。截止2016年底,我公司高速鐵路控制系統建設運營經驗已積累至1.7萬公里,公司的產品所覆蓋的高鐵已投入運營總里程居世界第一,實現了對市場的全面覆蓋和戰略性部署。
    2 安全可靠的產品,“一站式”的定制化服務
    公司主要業務包括工程設計、工程咨詢、應用科研、標準編制、裝備提供、系統集成和試驗驗證等,主要系統產品包括鐵路列控系統、城際鐵路列控系統、城軌列控系統、貨運自動化系統、行車調度指揮自動化及監測系統、基礎設備和產品以及通信信息及服務產品。我公司已通過IRIS體系、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1:2004環境管理體系、GB/T28001-2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和CMMI認證。通過實行嚴格的產品準入和論證制度,引入世界先進的技術和產品檢測論證體系,建立完備的質量安全體系,保證為用戶提供的整套系統安全可靠,主要系統均通過歐洲獨立第三方安全評估認證,在安全完整性等級方面達到SIL-4級最高標準。
    在可實現通過集工程設計&咨詢、裝備提供、及系統交付服務三位一體的服務模式為用戶提供完整便利的一站式以及定制化的服務,減少用戶的建設、運營和管理成本,并降低復雜線路系統兼容風險,是全球唯一具備在整個產業鏈獨立提供全套安全可靠產品和優質服務資格和能力的提供商。
    3 標準編制歸口單位
    CRSCD依托行業領先技術實力,是中國軌道交通控制系統設備制式、技術標準和產品標準的歸口單位,擁有多項獲得國家高度認可的研究成果,主導了CTCS、CBTC等中國最主要和最領先的軌道交通控制系統技術標準的建立。截至目前,我公司累計編制《鐵路信號設計規范》、《鐵路GSM-R數字移動通信系統工程設計暫行規定》等通信信號設計規范、完成標準化項目及標準設計項目共計500余項;歸口管理現行有效和計劃在編標準項目共計200余項。承擔并編制完成的中國鐵路標準有《列車無線調度通信系統制式及主要技術條件》、《鐵路數據通信網設計規范》、《鐵路應急通信接入技術條件》、《計算機聯鎖技術條件》、《自動化駝峰技術條件》、《鐵路長途通信電纜制式系列及主要技術條件》、《列車調度指揮系統技術條件》、《CTCS-3級列控系統無線閉塞中心(RBC)技術規范》、《CTCS-2級列控系統總體技術規范》、《ZPW-2000軌道電路技術條件》等;承擔并編制完成中國地鐵行業標準有《地鐵設計規范》、《地下鐵道設計規范》、《城市軌道交通信號系統通用技術條件》、《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項目建設標準》、《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投資估算指標》、《城市軌道交通工程預算定額》、《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范》等。
    4 工程設計&咨詢
    在工程設計及咨詢領域,CRSCD經驗豐富,成績斐然。自成立以來完成了7000余項通信、信號、電力及自動化工程的勘測設計、咨詢、造價等任務,其中城軌設計業務占全國市場的40%。承擔了一批國家示范項目和國家重點工程項目,有70余項自主創新的系統技術首次應用于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推廣新技術百余項,創造了中國鐵路通信信號領域工程設計多項第一: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1號線(1971年);中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寶雞-成都鐵路(1975年);中國第一條提速鐵路——上海-南京鐵路(1996年);中國第一條準高速鐵路——廣州-深圳鐵路(2007年);中國第一條雙線電氣化重載鐵路——大秦鐵路(2010年);世界一次性建成線路最長、技術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北京-上海高速鐵路(2011年),設計時速380公里。
    1997年至2007年,中國鐵路先后實施了六次全國范圍的既有線提速改造工程,全部干線運營速度由原來的低于120km/h改造提升至200km/h,部分區段提升至250km/h。CRSCD參與全部六次提速工程,承擔了其中大部分線路的通信、信號系統設計任務。
    5 應用科研開發及驗證
    依托先進完備的研發設施,強大的研發平臺,持續的研發投入和優秀的研發團隊,保證持續高效自主創新,科研成果及時產業化,是為用戶及時提供“一站式”定制化服務的必要條件。
    CRSCD建有總面積超過20000平米的實驗樓,共有34個實驗室,如國際領先水平的CTCS-2/CTCS-3級列控系統實驗室,CBTC系統實驗室、CIPS實驗室、計算機聯鎖實驗室、RBC實驗室、GSSAP實驗室等;面向未來創新目標,公司正在建設芯片應用實驗室、超高速無線寬帶(EUHT)網絡實驗室、新一代地鐵綜合運輸系統實驗室、新一代城際鐵路綜合運輸系統實驗室、新一代貨運綜合運輸系統實驗室、新一代高速鐵路列車運行控制系統實驗室;據統計,2015年CRSCD平均研發費用占總收入的6%。
    CRSCD已研發了適用于高速鐵路、客運專線、城際鐵路、普速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編組站、礦區港口的全套自動控制系統及各類配套設備。主要系統有應用于高速/城際鐵路及既有線提速的CTCS-3/CTCS-2級列控系統;應用于普速/重載鐵路的CTCS-1/CTCS-0級列控系統;應用于城市軌道交通的FZL/CBTC系列控制系統;應用于編組站/礦區港口的CIPS綜合集成自動化系統;應用于鐵路GSM-R專用移動通信的GSM-R接口監測等系統。主要設備有公司自主研發的DS6系列計算機聯鎖、LKD2系列列控中心、LKR-T型無線閉塞中心、LKX-T型臨時限速服務器、CTC/TDCS調度指揮系統、ZWP-2000A型軌道電路、地面應答器、ATP/ATO車載設備、城軌ATS設備、信號集中監測、防災安全監控等軌道交通控制領域全套的基礎裝備。
    6 系統集成
    CRSCD為用戶提供軌道交通通信信號領域全套系統解決方案,提供鐵路干線、編組站、客運專線、城市軌道交通的全套信號設備,從應用科研、系統實驗、現場供貨、聯調聯試、系統交付、運營維護、售后服務等方面為客戶提供滿意的系統集成交鑰匙服務,真正實現了基于“三位一體”業務模式的一站式系統化和定制化服務。
    自2005年起,公司承接多個重要國家高速鐵路控制系統集成項目,完成了京滬高鐵、武廣高鐵、哈大高鐵等項目。截至2016年底,中國已建設高鐵超過26,359km,其中300km/h以上高鐵10,515km ,中國通號提供核心裝備并建設開通9,825km; 200km/h以上高鐵15,844km ,中國通號的核心裝備處于市場領先地位,其中C2系統基礎裝備ZPW-2000軌道電路市場占有率100%。
    主要經典業績有:世界第一條一次性建設里程最長、投資最大、標準最高的高速鐵路——京滬高速鐵路,設計時速380公里;第一條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長距離干線高速鐵路——武廣客運專線;第一條長距離干線高寒地區高速鐵路——哈大客運專線;第一條公交化運營的高速鐵路——滬杭高速鐵路;線路復雜程度最高的高速鐵路——滬寧客運專線;第一條海島高速鐵路——海南東環客運專線;亞洲編解能力最大的編組站——鄭州北編組站等。

    徐宗奇

    徐宗奇同志為北京全路通信信號研究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負責技術管理和知識產權管理工作。
    徐宗奇同志一直從事軌道交通信號領域研究,其技術成果獲省部級獎勵8項,授權發明專利26件,其中“軌道電路發送器及故障導向安全的實現方法”獲得2018年度中國專利獎的銀獎(第一發明人)。個人獲第二十二屆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2014年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鐵道工程師獎,在中國高鐵建設中承擔了重要關鍵角色。
    徐宗奇同志注重公司的自主研發和科研創新能力,在其帶領下,公司的知識產權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發展。公司專利數量增加的同時,也更加重視專利質量。2017年至2020年加大研發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加大了國內和國外的公司專利申請數量,共申請專利714件,其中海外專利185件。2017年至2019年連續三年獲取中國專利獎的優秀獎和銀獎,公司專利數量和質量均邁上了新臺階。為實現知識產權為海外項目保駕護航,徐宗奇同志針對出口國開展了海外專利預警分析,做到未雨綢繆,降低和控制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先開展了印度、印度尼西亞、巴西、匈牙利、塞爾維亞、奧地利出口產品的專利預警分析和應對工作,還進行了戰略性、前瞻性的海外專利布局,重點在高速鐵路信號控制領域申請核心專利。
  • 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滴滴出行是全球領先的一站式多元化出行平臺,是伴隨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而快速崛起的互聯網企業。公司提供了包括出租車、專車、快車、順風車、代駕、試駕、巴士和企業級等全面的出行服務產品,以共享經濟的理念響應中國互聯網創新戰略,利用大數據驅動的人工智能技術,解決中國的出行和環保挑戰,從而提供高效、可持續的移動出行新生態。
    滴滴出行自2012年成立以來,憑借強大的數據挖掘和分析能力,在中國400余座城市已為近3億用戶提供一站式出行服務,僅??燔嚾胀瓿捎唵尉鸵淹黄?000萬。目前,滴滴出行已經占據中國網約專車市場88%以上的份額及99%以上的網約出租車市場份額,并在其他各條業務線都取得了超過70%的主導性地位,并先后在天津、成都、沈陽、青島等地獲得了頒發的“網絡預約出租汽車經營許可證”的全國線上和當地線下運營資質。截至目前,在滴滴出行平臺注冊的司機已達到1400多萬,在解決大眾就業問題上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在滴滴出行快速發展的幾年中,在業內取得了良好的聲譽并屢獲殊榮,其中有代表性的獎勵如下:
    2013年,長城會及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appAttack Selected TOP 50 apps”
    2013年,創業邦“2013年中國年度創新成長企業100強”。
    2013年,亞太手機媒體移動互聯產業行業年會“中國手機移動互聯領軍品牌20強”。
    2013年,北京國際設計周組委會“年度設計獎”提名獎。
    2013年,中國互聯網大會組委會 “人氣應用獎”。
    2013年, O2O產業聯盟“2013年度O2O產業聯盟理事單位”。
    2014年,央廣網“2014年度十佳APP”。
    2014年,中國國際消費電子博覽會組委會“最佳品牌展示獎”。
    2014年,2014年度品牌價值榜“最受歡迎的打車軟件”。
    2015年,達沃斯全球成長型公司。
    2016年,成為《財富》雜志評選的“2016年改變世界的50家公司” 中唯一上榜的中國內地公司。
    滴滴出行的使命是讓出行更美好,讓所有的人享受出行的快樂?;谶@樣的使命,公司不斷地夯實基礎,在巨大的凝聚力下不斷地前進進取,在今后將更創輝煌。

    陳培

    陳培擁有清華大學汽車工程與自動化專業學士學位、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電子工程專業博士學位、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Law School)法學博士學位,并持有美國專利局(USPTO)注冊專利代理人證書、美國弗吉尼亞州律師資格證書、美國哥倫比亞特區律師資格證書。
    陳培本人曾先后擔任美國Radiology Imaging Associates工程師、美國Leydig Voit & Mayer律師事務所律師、美國飛翰律師事務所(Finnegan, Henderson, Farabow, Garrett & Dunner, LLP.)律師、美國法樂第未來公司(Faraday&Future Inc.)高級知識產權律師。于2016年加入滴滴,現任北京嘀嘀無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知識產權法務總監,負責滴滴國內外所有地區的專利業務的整體管理工作。在陳培負責滴滴專利業務期間,滴滴的專利業務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構建了完整的專利體系,專利資產迅速積累。在公司內部組織設立了專利評審委員會,利用公司內各領域的技術專家參與技術提案的評審,極大地提升了滴滴專利申請的質量;專利價值得以成功轉化,主導和參與了對行業有影響力的業務和知識產權的并購,綜合采用知識產權許可、投資、買賣等多種運營方式,促進了專利價值的體現;同時還參與和推動了圖形界面外觀保護在中國的改革。
  • 橫琴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橫琴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于2014年12月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由珠海金融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橫琴金融投資有限公司、橫琴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強強聯合投資組建而成,注冊資本1億元人民幣。

    橫琴國際知識產權交易中心承擔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金融創新(橫琴)試點平臺的建設運行任務,是國家“1+2+20+N”的知識產權運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捌呦仪賴抑R產權運營平臺(www.7ipr.com)”以“讓創新者先富起來”為使命,以“人,資,網,政,產、知、研”為戰略方針,充分發揮人才優勢,調動資本的力量,運用互聯網思維和工具,借助政策資源,全面打通產業界、知識產權界、研發設計創作界,積極建設中國腦力勞動者互聯網家園,著力打造一個集聚創新人才、創新資源、創新要素的生態系統,以“創新者社區、IP電商、IP金融、掛牌交易、大數據”五大板塊為基礎打造全方位、一站式、高品質的知識產權服務與交易平臺。

    七弦琴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平臺的發展愿景是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國內一流的生態型知識產權交易平臺,致力于建設成為中國腦力勞動者的自由協作平臺、全球知識產權資產集散地、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策源地、知識產權服務資源整合者、企業知識產權高級管家、知識產權人才搖籃與高端智庫。

    季節

    季節,男,漢族,河南南陽人,中共黨員。專利代理人,現任七弦琴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平臺總經理,珠海市知識產權公共服務中心主任,橫琴自貿區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主任。
    具有多學科專業背景。先后在鄭州大學包裝工程專業,中國人民大學行政管理專業,中國政法大學民商法專業學習,獲得工學、管理學雙學士、法學碩士學位。
    具有多崗位工作經歷。先后在外觀設計專利審查、專利行政執法、秘書、知識產權市場管理、綜合管理、黨務工作、團青工作、中關村知識產權促進局、知識產權運營企業管理等崗位工作。
    具有豐富的政策研究和管理實務工作經驗。作為核心成員參與編寫2011-2014年度全國專利實力狀況報告,參與國家專利戰略、人才“十二五”、“十三五”規劃、外國公司專利集中問題、知識產權發展狀況報告、后TRIPS時代全球知識產權變革與走向等課題研究。作為主要成員研究制定全國知識產權系統管理工作“十二五”規劃、維權援助政策、專利資助指導政策、執法數據統計、試點示范城市管理辦法、強縣工程管理辦法、中關村專利保險試點政策、以市場化方式促進知識產權運營服務政策等。
    獨著論文《試論專利制度的中國化》榮獲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制定工作征文二等獎;參與編寫《專利糾紛典型案例評析》、《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視圖提交規范》、《專利轉移轉化案例解析》等書;發表《試論專利制度的中國化》、《知識產權制度在中國》、《試論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模式》(人民網)、《為第四次專利法修改建言:中國專利保護需要正本清源》、《知識產權是創新驅動的核心支柱》(南方日報評論)、《關于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六點思考》、《完善運營服務體系、挖掘知識產權“金礦”》(中國知識產權報評論)、《對接科技創新體系大循環、建設全球創新成果集散地》(南方日報評論)等多篇論文。
    中國知識產權交易機構聯盟輪值理事長,中國空調產業知識產權聯盟秘書長,中國專利保護協會副會長,中國知識產權報常務理事,國家知識產權青年聯合會委員。廣東省企業品牌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廣東省貿促會、深圳市知識產權局、珠海市知識產權局專家庫專家。珠海市工商聯第七屆執行委員會常委,珠海市商標協會副會長,珠海市高層次人才
  • 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

    美團的使命是“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作為中國領先的生活服務電子商務平臺,公司擁有美團、大眾點評、美團外賣、美團打車、摩拜單車、貓眼電影等消費者熟知的APP,服務涵蓋餐飲、外賣、打車、共享單車、酒店旅游、電影、休閑娛樂等200多個品類,業務覆蓋全國2800個縣區市。2017年全平臺活躍買家3.1億,活躍商戶440萬家,交易額(GTV)3570億元,完成交易筆數超過58億。此外,摩拜單車日騎行2000萬次,美團智能POS機日支付1000萬次,美團外賣為全國提供了53.1萬個“送餐員”的就業崗位。
    美團估值超過300億美元,在彭博社(Bloomberg)報道的“全球獨角獸俱樂部”排名中位列第四,在中國互聯網協會、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2017年“中國互聯網企業100強”榜單中,位列第八。
    美團一方面致力于為消費者構建“到店”、“到家”、“旅行”、“出行”四大場景,促進消費,提升消費品質;另一方面通過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生活服務業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為商戶進行營銷賦能、IT賦能、物流賦能、經營賦能、供應鏈賦能、金融賦能,助力生活服務業供給側升級。與此同時,美團正在著力建設社會企業,希望通過和黨政部門、高校及研究院所、主流媒體、公益組織、生態伙伴等的深入合作,共創美好生活。

    周奇

    周奇,美團點評知識產權部負責人,資深總監;
    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
    先后在中國移動、百度等企業承擔知識產權管理工作;
    通信工程本科、法律碩士,通過全國專利代理人考試和司法考試。
  • 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

    逢山鑿路,遇水架橋。
    前身是鐵道兵的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簡稱中國鐵建,英文簡稱CRCC),由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獨家發起設立,于2007年11月5日在北京成立,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管理的特大型建筑企業。2008年3月10日、13日分別在上海和香港上市(A股代碼601186、H股代碼1186),公司注冊資本123.38億元。
    中國鐵建是中國乃至全球最具實力、最具規模的特大型綜合建設集團之一,2017年《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第58位、2017年《財富》“中國500強”排名第9位,2017年度“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排名第3位。
    公司業務涵蓋工程承包、勘察設計咨詢、工業制造、房地產開發、物流與物資貿易及其他業務。經營范圍遍及除臺灣以外的全國31個?。ㄊ校?、自治區、直轄市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以及世界近100個國家和地區。已經從以施工承包為主發展成為具有科研、規劃、勘察、設計、施工、監理、維護、運營和投融資的完善的行業產業鏈,具備了為業主提供一站式綜合服務的能力。在高原鐵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橋梁、隧道和城市軌道交通工程設計及建設領域確立了行業領導地位。有1名工程院院士、6名國家勘察設計大師和224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累計獲國家科技進步獎68項,國家勘察設計“四優”獎112項,詹天佑土木工程大獎72項,國家優質工程獎237項,中國建筑工程魯班獎104項;累計擁有專利5125項,獲國家級工法292項。
    多年來,公司秉承鐵道兵令行禁止、勇于創新、一往無前的優良傳統和工作作風,形成了以“誠信、創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為核心價值觀的卓越文化,企業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執行力和戰斗力。在董事長、黨委書記孟鳳朝和總裁莊尚標的帶領下,中國鐵建正向“中國建筑業的領軍者,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大型建設集團”的目標邁進。

    孟鳳朝

    孟鳳朝,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隧道及地下鐵道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現任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任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1982年1月至1998年5月期間,曾在鐵道部及其下屬工程公司出任多個職位。1998年5月至2000年1月,擔任中鐵建設開發中心總經理助理。2001年1月至2004年12月,擔任中國最大鐵路基建承包商之一的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副總經理及黨委常委,并于2001年4月至2002年8月兼任中鐵大橋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2004年12月至2005年9月,擔任中國港灣建設(集團)總公司(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前身公司之一)總經理及黨委副書記;2005年9月至2010年5月,先后擔任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一家于香港聯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股份代碼:1800)董事、總經理、副董事長及黨委書記,并于2006年8月至2010年5月任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總經理及黨委書記。
    2010年5月任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黨委副書記,2010年12月任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屆董事會執行董事、董事長、黨委書記,2011年5月擔任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第二屆董事會執行董事、董事長、黨委書記。2014年10月擔任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第三屆董事會執行董事、董事長、黨委書記,2015年2月任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兼任中國鐵道建筑總公司董事長、黨委副書記。2016年12月任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任中鐵建總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2016年7月擔任中國專利保護協會會長。
  •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1996年11月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公司成立初期,主要依靠組裝生產家用空調,現已發展成為多元化、科技型的全球工業集團,產業覆蓋家用消費品和工業裝備兩大領域,產品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現有9萬多名員工,其中有1.5萬名研發人員和3萬多名技術工人。在國內外建有15個生產基地,分別坐落于珠海、重慶、合肥、鄭州、武漢、石家莊、蕪湖、長沙、杭州、洛陽、南京、成都、贛州以及巴西、巴基斯坦;同時建有長沙、鄭州、石家莊、蕪湖、天津、珠海6個再生資源基地,覆蓋從上游生產到下游回收全產業鏈,實現了綠色、循環、可持續發展。
    公司現有15個研究院,分別是:制冷技術研究院、機電技術研究院、家電技術研究院、新能源環境技術研究院、健康技術研究院、通信技術研究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院、機器人研究院、數控機床研究院、物聯網研究院、裝備動力技術研究院、電機系統技術研究院、洗滌技術研究院、冷凍冷藏技術研究院、建筑環境與節能研究院。共有96個研究所、929個實驗室、1個院士工作站(電機與控制),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各1個,同時成為國家通報咨詢中心研究評議基地。
    堅持創新驅動。提出研發經費“按需投入、不設上限”,僅2018年研發投入就達到72.68億元。經過長期沉淀積累,目前申請國內專利73259項,其中發明專利36738項;累計授權專利41491項,其中發明專利9154項,申請國際專利2319項。在2019年國家知識產權局排行榜中,格力電器排名全國第六,家電行業第一?,F擁有30項“國際領先”技術,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2項,中國專利獎金獎4項。據日經社統計發布,2018年,格力家用空調全球市場占有率達20.6%,連續14年穩定保持全球第一。在國內市場,格力中央空調連續8年占有率全國第一。
    堅持質量為先。恪守誠信經營的宗旨,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嚴抓質量源頭控制和體系建設。據中標院統計發布,自2011年以來,格力顧客滿意度、忠誠度連續9年保持行業第一。2018年,公司榮獲第三屆“中國質量獎”。2019年,格力電器參與起草的《質量管理 基于顧客需求引領的創新循環指南》獲批成為國家標準。
    堅持轉型升級。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推進智能制造升級,努力實現高質量發展。2013年起,格力相繼進軍智能裝備、通信設備、模具等領域,已經從專業空調生產延伸至多元化的高端技術產業。目前,格力智能裝備不僅為自身自動化改造提供先進設備,同時也為家電、汽車、食品、3C數碼、建材衛浴等眾多行業提供服務。人均產值從2012年的91.2萬元躍升至2018年的149.6萬元。
    2019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005.08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246.97億元,公司稅收貢獻157.90億元,連續13年位居家電行業納稅第一。
    格力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守實體經濟,堅持走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發展道路,加快實現管理信息化、生產自動化、產品智能化,繼續引領全球暖通行業技術發展,在智能裝備、通信設備、模具等領域持續發力,創造更多的領先技術,不斷滿足全球消費者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智能化時代揚帆再啟航、譜寫新篇章!

    董明珠

    董明珠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總裁

    2012年05月至今 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兼總裁
    2001年04月-2012年05月 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副董事長兼總裁
    1997年10月-2001年04月 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副總經理
    1996年03月-1997年10月 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部部長
    1994年11月-1996年03月 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經營部副部長
    1990年01月—1994年11月 任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 業務員

    連任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和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擔任全國婦聯第十屆、第十一屆、第十二屆執委會委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十三五”規劃專家委員會委員、全國工商聯咨詢委員會委員、聯合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宣傳大使”以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可持續發展委員會”首屆輪值主席等。
    個人及主導的項目曾榮獲“全國勞動模范”、“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中國專利金獎、第三屆中國質量獎、劉源張質量技術貢獻獎、復旦大學企業管理杰出貢獻獎、清華大學十大管理創新領先·實踐者、“中國杰出質量人(全國質量獎個人獎)”等榮譽和稱號,并3次被中央電視臺評選為“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13次入選美國《財富》雜志“全球最具影響力商界女性排行榜”。

    《行棋無悔》和《棋行天下》兩本自傳真實記錄了董明珠在格力的工作歷程,這兩本書的稿費大部分用于愛心助學。
向左 向右
久久影院中文字幕,99久久99久久久精品久久,国产精品一二三四,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五月天婷